桑浦之东,山明水秀。韩江东岸,地灵人杰。林氏家庙“三都祠”,位于潮安县金石镇市内中心与著名金石宫,东莆书院相邻,昔年地标性的建筑。潮汕状元林大钦故里,素有闻名遐迩的金石宫前龙眼花之声誉。
南宋年间三都(隆津、东莆、上莆)十三乡亲来潮卜居,开基立业。于明代创建三都宗祠。至清康熙二十年(1681)由仙都乡人林翮千公倡议下,共同捐资重修建造整座宗祠。占地面积720平方米,纵深46.55米、宽阔16米。宗祠为三山大门,三进厅,二天井结构。两畔二条通巷,宗祠作为敦睦乡谊,祭祀祖先,传承文化的场所。
历史悠久,距今已有六百多年,由于朝代更迭几度圮废,迨至民国期间,曾作为金石镇联立学校。新中国成立后,政府征用作为金石供销合作社作化肥、农具仓库使用。因年久失修沦为危屋。
改革开放后党的宗教政策不断落实,近年来三都祠十三乡亲为讨回三都祠,成立理事会联名写申请报告书向潮州市、潮安县二级政府要求讨回,恢复明代历史文化古迹。得到党政的重视支持,终于2010年4月与供销社办理相关收回手续。宗祠收回后,着手制定规划,广泛发动十三乡亲筹备资金,于翌年年底动工进行全面修建,历时一年终于恢复宗祠原来面貌。
三都祠是一座立体采风中轴线三进厅、二天井石板铺面格局。大门匾额“林氏家庙”四个雍容丰厚的楷书字,背额“大宗直位”四字。门前联对:西河家声远,九牧世泽长,宗祠左侧立禁示碑记。门前一对石鼓相朝、门楼肚墙壁两边刻石雕画。前厅中悬挂“状元”二字匾额联对:大魁天下士、翰苑玉堂春。前厅两侧二间祠房,前座屋檐凌空飞出,屋脊顶端瓷塑“双凤朝牡丹”,绚丽多彩的瓷屏美景,呈现金碧辉煌、典雅壮观的精神风貌,令人驻足凝神观赏。
整座宗祠的建筑集石柱椽梁、石刻木雕、嵌瓷泥塑、金漆油画等古建筑艺术于一体。装饰琳琅满目,古色古香,屋脊垂带绘制的花鸟鱼虫,飞禽走兽和历史人物等塑造,栩栩如生,惟妙惟肖,凸显出潮汕民俗特色建筑风格十分鲜明,富有艺术气氛。
中厅正中悬挂“丹斯里”三大字牌匾,题款为马来西亚最高元首于1974年赐封林进华先生,2011年吉月立,潘春青书(顺便说明:“丹斯里”马来语意为护国将军)。右墙壁挂林进华先生偕夫人吴静娟女士玉照,为表彰古楼村林进华先生思源报本家乡情谊,当作为流芳纪念。左墙边石碑一块“林氏大宗祠垂祭田业碑记”。中后厅走廊内镌刻“重修三都祠碑记”,主座后厅正中设置一座木质金漆神龛座,内陈列仙都乡始祖济泉,状元林大钦牌位,龛前香案床。厅堂中央悬挂“世德堂”匾额,落款为康熙二十年岁次辛酉,晴川江殷道题书。
每年农历正月初六日,十三乡宗族集中族众来祠祭祀祖先缅怀祖德。宗祠成为宗族聚会议事场所及金石镇周边乡村老人坐谈活动的地方。更为重要的是长期旅居海外侨胞乡亲,回乡寻根问祖之愿望终于实现了。
三都祠具有中原宗族文化的传统,以旧维旧、恢复建成,重焕风采,成为保护金石镇历史文化古迹之一,让林氏祖先的美德,发扬光大。
更多图片请看下页