据“潜阳林氏宗谱”载:潜山林氏三股乃九牧六房邵州刺史蕴公派下祖庆的后裔。祖庆公居莆田,配蒋氏生七子:代一、代二、代三、代四、代五、代六、代七。代一至代五守祖居地,代六、代七徙居安徽潜山县。
代六公配沙氏生子三:玉一、玉二、玉四。玉一公讳德,字行夫,元至正壬辰进士,任广德知州,配汤氏生子二:景春、景芳。其后裔居城东,称德股,又称东股。
玉二公讳祯,依兄同往。后迁桐城(今桐城市)。
玉四公諱晟,字廉節,中進士,任鄱陽縣令,配黄氏生子二:友聲、友善。其后裔居城西,稱晟股,又稱西股。
代七公配陳氏,生二子:畏玉三、次玉四(與代六公之三子同名)。玉四公(諱厚,字國章)囚其胞兄玉三公任江西南昌縣今,帶家眷前往查訪,恰遇其兄又遷他處,囚聞其堂兄L居于潜陽,遂來潜,觀閩山山青水秀,乃卜居于閩山。其派下稱厚股,又稱山股。此仍潜陽林氏祖源和三股的由來。
潜山林氏枝榮葉茂,丁財兩旺,族賢于乾隆壬戌歲(1742)在城東街建宗祠一幢,后人傳曰“潜山林半街”,嗣后東、西、山三股又在自己的居住點各建分宗祠。
潜山林氏曾于明嘉靖丁未歲與福建莆田宗親合修譜牒。崇禎壬午歲改為兩地分修合訂。嗣后因交通不便無法聯系,也就各自修譜了。第七次續修由十四代裔孫清甲戌科進士、欽點内閣中書國史館纂修,誥封平涼府郡侯林杞材倡議三股合修並作了序,續編字行為40字:“國朝恩榮速,聲聞泰斗聯,詁謀宏燕翼,忠孝振家傳,本紹宜同慶,祥昭啟大全.立常崇善法继盛毓名賢”。筆者列潜山二十世属“斗”字革,潜山最低的是“燕”宇革,正因采用共編的字行,往外播遷的人,能記住自己根在潜山。
潜陽林氏人文蔚起,人丁昌盛,宗支流播于江西、山東、浙江、陕西、臺灣等地.